邓勇:一钉一铆护佑生产安全,一言一行诠释责任担当-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--创建“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”企业

EN | OA
导航

邓勇:一钉一铆护佑生产安全,一言一行诠释责任担当

发布时间:2021/6/30 浏览次数:1083

攀高踩低、大汗淋漓、满身油渍……这样的日常,在邓勇工作中早已见惯不怪。设备维修,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,也是一份需沉得住气,耐得了脏,吃得了苦的活儿。

十年前,已有几年汽车维修经验的邓勇选择了来蒙娜丽莎工作,当一名设备维修员,这可以说是一份苦差事。尽管他对岗位工作不太熟悉,但仗着他对维修工作的热爱和多年汽修工作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,他很快就适应下来。

十年过去了,邓勇已从当年的门外汉成长为了技术大拿,一身娴熟的工作技能、刻苦耐劳的工作精神,让大家对他倾佩。快速、专业的维修技术及出色的管理能力屡获领导表扬,2020年更被评为集团“卓越标兵”。这背后,是一名员工依托企业发展的成长样本,也是大班长邓勇坚守一份责任与担当,带领着团队为生产保驾护航的最好见证。

要懂得自律,首先要学会承担责任

 

邓勇做机修,算是自学成才。作为一名85后的他,高中毕业后以学徒的身份涉足汽修行业,一干就是5年,过程起伏,但最终学有所成,而这也为邓勇涉足设备维修工作打下了基础。刚进蒙娜丽莎时,邓勇主要承担起设备部的小修小补工作。

设备部是一个后勤部门,尽管人少事杂,却支撑着整个公司各部门的正常工作开展。因此对每位设备维修员要求非常高,不仅要懂得多种维修技能,也看重每个人的独立处事能力。而对于到岗不久的邓勇来说,俨然是一种挑战。

 


▲邓勇在认真检修设备

 

“陶瓷行业的机修原理与汽车的不同,那时自己连烧电焊也不会”,在一次维修车间设备的工作中,看到同事熟练的操作电焊,邓勇意识到了差距。除了不断反省了自己外,他想尽办法尝试着努力着去改变自己,充实自己:比别人提早到岗收集需求;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去留意观察并记录,下功夫了解车间的生产设备构造和操作原理;遇到不懂问题就向同事讨教;碰上大维修项目积极参与,刻苦钻研维修技术;查阅资料,学习各种专业技能为自己充电。邓勇深知,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胜任工作。为了更快熟悉工作,邓勇愿意比别人花多一倍甚至两倍的时间,为自己创造更多学习机会,以此快速赶上团队的步伐,能承担起独立维修的任务。

蒙娜丽莎西樵总部基地共有16条生产线,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,所以设备的日常维修需求也特别多,一旦不能及时处理,就会对生产造成或大或少的损失。所以设备维修的处理效率急需处理优化。要改变现状,领导曾提出放权管理,而邓勇一马当先,担起了设备维修效率优化项目。

2015年,邓勇被提拔为班长,承担起全组的支配工作,成为放权管理的试点对象。“接任班长压力比以前大很多,面对不同性格的同事、不同的需求,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把团队带好,不知道如何高效完成各项任务”,晋升后带给邓勇的不是喜悦,而是一份责任。面对设备维修大大小小各种问题,他无时无刻都在处理,并思考如何解决,他甚至出现连续1~2个月彻夜难眠,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情。

为了树立起带头作用,邓勇积极主动担当,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断收集了各方的意见,与领导商榷,不断摸索,最终落实推出“紧急程度及优先原则”的设备维修处理方案,对日常设备维修项目进行台账管理,并根据设备项目进行紧急程度划分,让所有的维修需求都能得到合理安排,极大程度改善了设备维修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。

“自律,并不只是遵循规章制度,而是面对困难或责任前,要学会改变自己”,至今回想与设备部同事一起的日子,他用平白易懂的话来诠释这种累积下来的良好习惯。


工作关系之余,也是朋友关系

 

2016年,邓勇被调到三车间,负责日班机修管理工作。工作虽没有如期的顺利,但几经曲折反而与同事产生了这种工作与朋友的奇妙关系。

初到生产机修岗,师傅带了半个月就被调走,让邓勇感到惋惜。然而更让其更头疼的是,他刚接手就遇到部分同事对其工作产生抵触的情绪。

邓勇是一个斯文的男生,常戴着一副黑色眼镜,总给人一种知识分子般的感觉。在谈话间,语气总是柔和而富有底气,让人感觉稳重又倍感亲切,是一个十足的暖男。而出现这样的状况,十分让人费解。

“哎!其实都过去了,大家都是成年人,也没什么好计较。之前听说是因为我是最年轻的,而他们均是老员工,所以才产生抵触心理。”提及过去,邓勇微笑着回答,让人看到其坦诚的一面。

如今跳出了年龄的界限,他与同事们成为那亲密无间的朋友。“工作有工作的,但其余空闲时间我们什么都谈”,他以此形容这种关系。而这种微妙关系的变化,离不开邓勇随和的性子和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感染了其他同事。

三车间共有4条生产线,维修要求与设备部相比,显得更专业更严格。设备的运转不仅关乎生产,更关乎到产品质量及人员的安全,因此公司对机修员工在技术要求、操作规范方面有着苛刻的考核。而邓勇所负责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段,从压机出来,到翻转台、干燥窑、釉线至烧成窑,中间涉及的设备很多,要求也极为严格。

“后勤与生产一线相差比较大,要管理好凭得不只是一张嘴,更要有合理的规范。”邓勇说。通过半个月接触后,他便意识到管理好生产线的重要性,业余时间除了向师傅学习,还花费更多时间去自己摸索。

在短短几个月内,他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,也在工作中察觉到不少管理上的漏洞。譬如在日常的生产中,很多同事并没有按指引去操作设备,存在危险动作之余,还严重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;其次是很多设备的配件安装的位置大大降低应急处理的速度。为此,邓勇一一将问题列出,并制作成文字给上级提建议,并协调跟进推出设备配备操作规程,通过整改,优化了生产线设备养护维修,也极大保障了员工安全。

多年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,认真及时完成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,对于同事他总是乐于帮助大家,把自己丰富的实践技能分享给大家,帮助大家提升技能。如今,生产线上的每个生产员工均能熟悉按照操作规程执行,一来减少了事故率发生,二来每当发现设备有故障,员工大都会高效地处理完成,确保了正常的生产需求。

 

追求精益求精,不允许短时间发生同样问题

 

在接管机修班1年里,三车间不断引进新设备,而这也需要邓勇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。在邓勇记忆里,非常深刻记得在一次突发事故中,由于他对设备的不熟悉,而未能及时处理而造成损失。那是2017年的岁末,马上要停窑了,但600×1200mm薄砖的生产任务必须在节前完成,否则会影响到年后的发货。生产线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,可能是新设备的稳定性问题,同步辊台突发断轴事故,导致所有产品堵在天桥位置,瞬间把玻璃也撞碎,皮带断裂。接到报告后,在巡查的邓勇马上赶到现场,并把事故反映到上级。由于是新设备,机修班配备的零件不能匹配安装,只能迅速联系设备厂家。后历经4个小时联合抢修,最终得以恢复生产。

接受教训,为了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,邓勇对维修岗位人员进行多次会议及演练,并与领导一起制定了《车间设备周检制度》、《烧成车间设备检查制度》。其中《车间设备周检制度》要求维修班同事每周对车间大型设备形成周期性的检查和维护,并及时反应和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,对运转不良的设备做好预案。而《烧成车间设备检查制度》是将生产线设备的维护和6S管理责任划分了责任区域,落实到各岗位,要求各班组成员对于责任区域内的设备运转情况做到每班检测,及时发现,及时处理。这两项制度的落实,使三车间的设备故障率由2019年的0.16下降至2020年的0.06,同比下降62%,效果显著。而这一件事,也从此鞭策着邓勇一定要不断学习,储备自己技能,为工作开展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持。

“设备是死,人是活的”,这是邓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有了制度约束,并非万事俱备,让同事们把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是根本。“哪怕一钉一铆,我们力求的是精益求精,不允许短时间发生同样的问题”他以此勉励同事。如今,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刻苦钻研维修技术,大胆探索创新,在设备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,提出改进建议,通过他们的技术革新不仅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,创造了效益,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稳定长周期的运行,提高了工作效率,把“精益求精”表现得更淋漓尽致: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空窑,大大降低了对煤气、电的浪费;设备要持续良好运转,避免产品的质量波动;坚持每天做好保养,把零件的使用寿命延续更长;7个人干8个人的活,一样显得有序而精细……

邓勇,一个85后的年轻小伙,从设备部基层到管理生产一线,从一个门外汉到技术大拿,从自律求知到力求精益求精…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,是我们80、90后努力的身影,也是他以身作则、砥砺奋进的收获,更是对责任担当的完美诠释。对于未来,他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要求——“面对智能化生产,学习更多新设备知识,紧随公司发展步伐,做到更专业更专注更专精”。

十年过去,邓勇不忘初心,以对维修的一份热爱始终奋战在确保生产及安全的路上,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,为蒙娜丽莎献上了一曲一线员工奋进的劳动赞歌。

 

推荐本文:
邮件给我
电话联系
网销声明